《越村忆》守护越人的乡愁——冯建荣 序

案例 > 文化/艺术 > 《越村忆》守护越人的乡愁——冯建荣 序

《越村忆》守护越人的乡愁——冯建荣 序


冯建荣

何来胜博士写得一手好书法,尤工隶书,所作之书既具《张迁碑》的古意,又得徐浩的笔法。他是我的好朋友,也曾是我女儿的书法老师,我因此对他以师相称。大概是文化同好的缘故,他陪同《越村忆——消失的村庄》一书的作者王晓明君来访,请我为该书写个序言。

晓明君中等个子,发短而少,脸微黑,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个讷于言的厚道中人。然而,当我翻阅了书稿,听了他关于书稿情况的介绍后,感到他也是位敏于行的性情中人。这性情,便是对家国、对人文的深情。

晓明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,对家乡的山水、草木、片瓦,怀有深厚的感情。他长期从事村庄改造工作,17年如一日,拍摄和组织拍摄记录了66个被拆迁村庄原貌的3万余张照片,并从中精挑细选,辅以文字说明,编成此书。

《越村忆——消失的村庄》的编著出版,堪称功德无量之举。 一是传承了历史文脉。那些见证了风雨、经历了世面的村庄,作为实物形态,已经永远地消失,一去而不复返了。但它们的原貌,从整个村容村貌,到一个台门、一间屋子、一座桥梁、一枚构件,从村里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,到他们读书学习和生产工作的情况,都被一张张的照片真实、具体而生动地保存了下来。这是子孙乡愁的原始依据,后之视今的原始资料。历史文脉的传承,正是以这种保存为基础和前提的。

二是弘扬了敬业精神。人生在世当敬业,否则便枉为人。敬业当矢志不渝,持之以恒,切忌“三天打渔,两天晒网”,否则便会一事无成。一个人,一时兴起、心血来潮做某件事并不难,难的是深思熟虑后的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,善始善终、善作善成。坚持17年,成就一件事,是算得上敬业精神的体现与结晶的了。

说起来,作为越人的后代,有这种文化觉悟、人文情怀,也是理所当然、顺理成章的。 越,是先秦时期生活于我国东部、东南部、南部与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,史称“百越”。其中的于越,后来以今天的绍兴为中心,建立了自己的国家,到越王句践时,达到了鼎盛时期,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霸主。越人为中华文明的演进、中华民族的发展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作出了不可磨灭、不可或缺的贡献。一万年前的小黄山遗址、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、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,都体现了越人的伟大创造。不仅如此,越文化还对东亚、东南亚等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,日本至今仍有很多地名带有“越”字,说明这种影响是多么的深刻与深远。所以,作为越人之后,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实在也是责无旁贷、义不容辞的。本书作者在书名中,将那些消失的村庄统称为“越村”,又用了一个“忆”字,正是充分地表达了对这些越地村落的深深留恋与无尽念想,对留住乡愁的良苦用心与殷切期待。

撇开越人之后不说,人之为人,亦自当有更高的境界追求。人有三重境界。第一重,人类,只有自然属性,相当于类人猿。第二重,人物,已有社会属性,但自然属性、动物属性仍占上风,压倒一切。第三重,人文,富有文化属性,了解了自己从何而来,认清了自己为何而来,明白了自己向何处去。这人文境界,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。

人的这种境界的达至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村庄。这是因为,村庄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大全。作为人类最早、最原始的集中聚居场所,村庄是人类开始定居生活的标志,它见证了人类演进的历史,是人类历史的浓缩,堪称半部人类演进史。作为人类最早、最原始的社会组成细胞,村庄是人类自我管理的起点,人类正是从这里出发,慢慢学会管理,摆脱蒙昧状态,开启文明征程的。作为人类最早、最原始的生产生活单位,村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,成长壮大的力量源泉,现代文明的普及重点,也是一部分人过上现代城市生活的最后驿站。

越城,是越国古都、东方水城。越乡,是越国故地、越人故乡。在城市化、现代化的大潮中,一大批越人聚居的村庄消失了,一大批带有记忆的照片留下了。拍摄这些照片,是在留住越村的印记,也是在守护越人的乡愁。

愿所有涉及拆迁的人们,在浓浓的乡情中,高高兴兴地离开世代生息的村庄,在淡淡的乡愁中,顺顺利利地开始更加美好的生活!

2020年4月5日  于小湾

6.jpg